地點:北京友誼賓館友誼宮聚英廳
語言:會議工作語言為英語,其中開幕式和監(jiān)管三十年座談會共兩個半天的內容提供中英同傳
2014年10月26日(星期日)
16:00-18:30 會議注冊
2014年10月27日(星期一)
08:00 會議注冊(續(xù))
09:00-12:30 會議開幕式(IAEA主持)
- 開幕致辭:中國國家核安全局局長李干杰
IAEA副總干事D.Flory
大會主席Terry Jamieson
- 上一屆大會以來的建議落實進展(J.Repussard,法國IRSN)
- IAEA核安全行動計劃實施進展和IAEA福島核事故報告(G.Caruso,IAEA)
- 福島核事故相關活動總結(M.Hirano,日本NRA)
14:00-17:30 分主題一:TSO在日本福島核事故中的作用
(日本NRA主持)
- 歐盟壓力測試的同行評議和實施過程(A.Stritar,斯洛文尼亞)
- 福島事故后安全理念和安全要求發(fā)展的探討(柴國旱,中國)
- 各國TSO對IAEA核安全行動計劃的響應 (A.Khamaza,俄羅斯)
- 根本原因調查和模擬(H.Hoshi,日本)
- NEA使用福島事故數據軟件驗證項目(A.White,OECD-NEA)
- ETSON后福島時期科研(F.P.Weiss,德國)
- 福島事故后場外恢復的挑戰(zhàn)和解決方案(B.Howard,英國)
18:00-20:00 歡迎冷餐會(全體參會人員)
2014年10月28日(星期二)
09:00-12:30 分主題二:溝通接口問題(美國NRC主持)
- 應急情況下安全與安保的接口(J.Jalouneix,法國)
- 應對安全和安保的挑戰(zhàn)(R.Evans,IAEA)
- 公眾溝通與公眾意識(Y.Hah,韓國)
- TSO同時為監(jiān)管者和行業(yè)提供技術支持的挑戰(zhàn)(E.K.Puska,芬蘭)
- 監(jiān)管者與TSO的接口(A.Ferapontov,俄羅斯)
- 與執(zhí)照申請者及業(yè)界的接口(WANO)
14:00-17:30 分主題三: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(俄羅斯主持)
- 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中TSO的角色(S.Y.Jeong,韓國)
- TSO在對核電廠應急狀況時評估和預測中的作用(J.Chaput,IAEA)
- 法國應急響應經驗介紹(O.Isnard,法國)
- 參與IAEA應急演習的經驗(G.Frappier,加拿大)
- 保護應急人員的法律法規(guī)(S.Chupryna,烏克蘭)
- 應急培訓、應急演練和能力建設(I.Soufi,摩洛哥)
- 中國在核與輻射事故應急及輻射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方面的探索與實踐(劉華,中國)
2014年10月29日(星期三)
09:00-12:30 分主題四:鞏固和加強TSO的能力(菲律賓主持)
- 人與組織因素(K.Heppell-Masys,加拿大)
- 能力建設與培訓(P.de Gelder,比利時)
- TSO專家的培養(yǎng)及挑戰(zhàn)(D.Louvat,ENSTTI)
- AECL后福島活動(B.Kupferschmidt,加拿大)
- 鞏固和加強技術支持部門的能力(B.Thomas,美國)
- 內部/外部TSO的組織機構和職責(N.Kilic,IAEA)
- 中國加強TSO能力建設的目標與當前進展(程建秀,中國)
15:00-17:30 中國核與輻射安全監(jiān)管三十年經驗座談會
(李干杰局長主持)
18:00-19:00 國家核安全局招待會
2014年10月30日(星期四)
09:00-12:30 分主題五:TSO之間以及更大范圍的網絡平臺
(韓國主持)
- IAEA全球核安全和安保網絡框架下的TSO論壇(郭凌權,IAEA)
- ETSON活動介紹(M.Hrehor,捷克)
- 立陶宛加入歐盟以來的合作網絡(E.Uspuras,立陶宛)
- 核安全的新形勢(J.Reig,OECD-NEA)
- 提升伊比利亞美洲地區(qū)的核安全與輻射防護(F.Castello,FORO)
- 歐盟核監(jiān)管者與TSO的合作網絡(M.Bieth,B.Zerger,歐盟JRC)
14:30-17:00 大會閉幕式(比利時B.de Boeck主持)
- “TSO未來發(fā)展、前景及合作”的主旨研討
嘉賓:T.Jamieson(加拿大)、J.Repussard(法國)、S.West(美國)、D.Flory(IAEA)、J.Reig(OECD-NEA)
- 大會主席報告(T.Jamieson,加拿大)
- 閉幕致辭:大會承辦方(李宗明主任)
大會主辦方(D.Flory,IAEA)
17:00-18:00 新聞發(fā)布會
2014年10月31日(周五)
09:00-13:00 技術參觀(二選一,各50人以內)
- 清華大學高溫氣冷堆、北京廣利核系統(tǒng)工程公司模擬機
- 中國原子能科學院實驗快堆